鋁模通常用於建築工程,相較於木模,它更為堅固但也更厚重。然而,在台灣使用鋁模的一大挑戰是需要與設計相配合。台灣的建築設計通常以傳統的尺寸為基礎,而鋁模則更偏向於公制尺寸,這需要建築師針對鋁模的特性和尺寸進行設計。
為了進一步推廣鋁模,建議制定一套設計作業指南,以便更好地推廣和應用。
鋁模的構件通常在工廠中大量生產,品質相對一致。雖然目前引入台灣的鋁模系統主要來自中國和韓國,但本地鋁模系統的開發也有很大的前景。熟練的技術工人可以控制鋁模的施工速度在18天以下,比木模更快速。此外,鋁模施工完成後的表面平整度高,減少了泥作的需求,從而節省了成本和時間。
諸多鋁模公司都有發展配模軟體,只需將建築圖套入,即可根據設計自動配置模板和組裝位置。鋁模施工工人只需依照配模圖進行操作,因此不需要太高技術水平,只需透過3~6個月的培訓即可成為熟練的鋁模工人。
雖然鋁模的初期投入成本較高,但這也意味著更多的資本和公司化經營,這其實有助於提高管理制度,從而減少職安事故的發生。
鋁模公司通常使用測量儀器進行放樣,提高施工精度。有些公司甚至與BIM結合,這些技術的應用有助於增加施工精度並減少危害的機會。
另外,鋁模施工場地的支撐更穩固,障礙較少,並且由於減少了廢料的裁切,工地更整潔和安全。如果專業的鋁模公司得以更大規模地發展,並改善其管理制度,將通過制度管理來減少職業安全事故的發生。